期刊介绍
期刊导读
“看不见的手”这样“指挥”节能减排
中韩石化80万吨乙烯项目着力实施绿色低碳乙烯项目。 (湖北日报媒体记者梅涛摄)
湖北日报媒体记者胡贤,记者张曦,李淑英,实习生朱晓晓
谁污染谁减少谁污染排放效益。
湖北碳市场自2014年开市以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用“看不见的手”鼓励节能减排。
在湖北碳市场,373家排放控制企业均为年能耗1万吨标准煤以上的工业企业,涉及电力、钢铁、水泥、化工等16个行业,占第二产业产值的60%的比重。
要么花钱在配额上,要么花钱减少排放,这已经成为排放控制公司的共识。通过科学分配方式,湖北碳市场碳配额逐年收紧,减排效果显着。 2014年至2019年,配额不足企业占比由43%提升至68%; 16个行业中,除电力、化纤行业外,有14个行业排放量下降。参与企业也积累了丰富的碳资产管理经验,累计碳收入超过6亿元。
开放活跃的湖北碳市场也吸引了多元化的主体,包括375家投资机构和个人。
截至6月30日,湖北碳市场配额累计成交3.57亿吨,成交总额83.75亿元。其中,二级(现货及衍生品交易)市场累计成交3.48亿吨,占全国的49.55%;交易额81.63亿元,占全国的54.84%。
武汉有机:
产能提升300%,碳排放减少43%
下面,写字楼呈现出浓郁的海滩度假风情。很难想象这是一家医药化工公司。 6月底,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走进位于武汉化学工业区的武汉有机工业有限公司,探访其“减碳经济”。
作为一开始就加入湖北碳市场的企业,武汉有机会抓住2014年加入碳市场的“大好机会”,从桥口区走向化工第二年工业区。 “搬迁改造对节能减排有很大帮助。”据公司高级能源经理赵汉武介绍,武汉有机淘汰旧设备,升级技术,迎来了新的能源消费结构。
过去,武汉大量使用有机煤。 2014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4万吨;搬迁后改用天然气和蒸汽,其中自产蒸汽回收利用,可满足厂用蒸汽需求量的50%~100%。
同时,公司开展节能技术改造,实现各车间“按需供能”。 “参与碳交易后,产能是之前的4倍,但年碳排放量下降到8万吨,下降了43%。”赵汉武介绍,五年来,每吨产品能源成本下降了53.3%,今年还会继续下降。 .
“只有质量好、成本低的产品才有国际竞争力。减排的动力是降低成本。我们将继续通过精细化管控减少碳排放。”
< p>黄麦岭磷化工:交易2年碳达峰
革命老区大悟县,拥有中国五大磷肥基地之一——联合投资集团旗下的湖北黄麦岭磷化工有限公司。
公司环保工程师吴莎介绍,作为2014年首批进入湖北碳市场的企业,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是合成氨的生产,排放量为53万吨。当年的二氧化碳。根据历史数据分析,黄麦岭当年获得碳排放配额54.5万吨。
“公司多卖了15000吨二氧化碳,卖了388000元。”吴莎表示,实实在在的货币收入让??公司意识到减少排放可以增加收入。
因此,黄麦岭采取了严厉的节能减排措施。 2017年,黄麦岭全面淘汰合成氨生产设施,当年减排二氧化碳28万吨。
公司每年的收入都来自碳交易:2018年,黄麦岭通过碳市场实现碳排放9.5万吨,过剩1.9万吨,利润47万元; 2019年,黄麦岭实现碳排放7.8万吨,配额盈余2万吨,实现利润57万元。
“与2014年相比,黄麦岭去年的碳排放总量下降到7.59万吨,下降了86%。”吴莎认为,从数据上看,黄麦岭在2016年已经实现了碳排放。冯先生,下一步是争取早日实现碳中和。随着全国碳市场的启动,黄麦岭将全面梳理能源结构,转向自动化、清洁生产、生态修复、矿山绿化,为绿色大别山做出更大贡献。
阳信和石水泥
“碳销售”盈利360万元
创造绿色工厂,打造行业标杆,这是一家拥有46年历史的水泥企业的经营理念。
阳信瓦石水泥有限公司2015年参与湖北碳市场交易,2020年荣获国家级绿色工厂荣誉,多年来碳排放配额累计过剩22.3万吨,碳交易的经济效益已超过360万。元。
“我们每年都进行节能改造,有潜力的地方就挖。”公司副总经理罗继祥介绍,参与碳交易的第一年,和石水泥的碳配额就有16万吨的盈余。市场盈利160万元,首笔盈利大大提升了公司节能减排的动力。
此后,和石水泥建立了能源管理、清洁生产管理和绿色工厂绩效考核三大体系。 “我们将水泥生产过程能耗相关指标分解为50多个子项,全员参与,奖惩分明,每月兑现。”罗吉祥表示,80%的员工获得了节能奖励,有效提高了全体员工的节能意识。 2015年至2019年,和石水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60万吨。
文章来源:《节能与环保》 网址: http://www.jnbjb.cn/zonghexinwen/2021/0717/2241.html
上一篇:同比扭亏为盈 *ST节能(000820.SZ)预计半年度归母净
下一篇:双良节能(600481.SH)完成回购1011万股 耗资5646.09万元